文: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職能治療哲學以全人觀點,著重身、心、靈的健康,這點與復健醫學和物理治療以醫學與身體面向來看健康,出發點是不同的。而值得慶幸的是,世界衛生組織也更改了對於健康的定義,從原本以疾病或殘障為考量,到目前的以功能為主的思維。因此,連帶影響了其他健康相關專業人員看待健康的角度。
身為職能治療師,以全人觀點來看待生病這件事便是很自然的。所謂的「全人」,即是人的身心靈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甚至還需考量人所處的環境。「人—環境—職能」的理論架構,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而產生的。所以說,當人的『身心靈』,或者是『人、環境、職能』失去平衡的時候,便容易生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是指身體(生理)、精神(心理)及社會(社交) 都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基於上述定義,對照職能治療關注的全人和環境,使得職能治療師在面對各個領域的健康專業人員,都能夠知道怎麼溝通與協調。
舉例來說,當一個人中風之後,職能治療師可以從醫師端得知患者的生理狀況,透過身體評估了解患者的失能程度,與並與物理治療師合作,增進患者的動作功能。中風患者可能出現憂鬱的狀況,職能治療師會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原因與調適的方法,若情況嚴重也會適時地轉介心理師協助。患者回到家庭及社會中,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職能治療師會與患者共同擬定目標,尋求解決或適應方案,若需連結社會資源,則協助連絡社工師幫忙。
在職能治療師的眼中,生病不一定代表人生轉變成黑白。了解自己生病的原因、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或作息、積極的復健、保持喜樂的心情,人生還是充滿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