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復健|動作學習與職能治療

文: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中風後患側動作失去功能,不論是因張力影響、肌力不足、耐力不足、或協調性不足,都需靠著不斷地復健(職能、物理、和語言治療)學習動作技巧。

成人中風患者的動作學習,和嬰幼兒的動作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在於若假設嬰幼兒的神經發展正常的情況下,他們是在學習新的動作,例如七坐八爬、手部抓握能力、口腔動作技巧……等。隨著年齡增長,大腦成熟後,人們使用最短的神經路徑來支配肌肉動作或感官知覺。

相反地,成人中風患者雖然因為腦神經受損,造成動作功能喪失,但是在中風前,他們的動作是已經學會的,需要的是「重新」學習以前就會的動作。再者,受損(死去)的神經細胞是無法再生(道路坍方無法修復)的,必須想辦法刺激其他尚未活化的腦神經細胞活化(改/繞道),以支配肌肉動作或感官知覺。所以,重新學習動作技巧是需要時間和耐性的。

中風後的動作學習,從早期的被動關節運動和拉筋就已經開始。接著,各式的誘發動作訓練,包括心像練習、鏡像治療法等等。當然,還有被動或主動式的雙側或單側肢體動作訓練、機器輔助訓練……等。

職能治療師除了運用以上的治療方法幫助中風患者誘發或促進動作技巧,更將動作學習融入功能性的日常活動(職能活動),並透過輔具或環境改造,使患者早日適應環境、獨立生活。

FB社團:職能治療健康促進實務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9285981170757/

廣告

淺談肌肉張力、肌力、肌耐力的區別

文: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許多人分不清楚肌肉張力、肌力、與肌耐力這三者,或是後兩者之間的差異。茲簡單介紹如下:

肌肉張力是指肌肉在放鬆無收縮的狀態下的緊張程度。最常舉的例子是橡皮筋,新的橡皮筋,我們將它懸空拿著,它雖然受到重力影響,仍然可以維持接近圓形,但是用久鬆弛以後,就變成橢圓了。同理,我們也不能沒有張力,正常的張力是維持姿勢所必需的。癱瘓患者所謂軟癱的情形,就是低張力的一種,相反地,所謂的硬癱則是指高張力的情形。肌肉張力可以透過徒手或儀器評估緊張程度。拉筋或減痙攣技術可以幫助暫時性放鬆過高的肌肉張力。

肌力,一般人比較容易了解,就是肌肉力量。換句話說,肌力是指肌肉做最大收縮所出的力量。肌力也可以透過徒手或儀器(如握力器)測出來。透過肌力訓練可以增強肌肉力量。

肌耐力,簡單的來說,就是肌肉收縮的持久力。肌耐力的評估主要是靠觀察在運動或活動中的表現來判斷是否耐力不足,或有待加強。例如,本來拿得好好的東西,過一會就手痠了,必需出更多力量才能避免東西掉落。同樣地,肌力訓練或肌耐力訓練也可以加強肌耐力。

以上是針對三個容易混淆的名詞做簡單的介紹。關於評估和訓練的細節,請洽您的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

FB社團:職能治療健康促進實務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9285981170757/

彈鋼琴–另類上肢復健

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訊文章)

在中風後,許多病人經驗到對側上肢感覺動作缺損 (sensorimotor impairments) 以及活動與參與限制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limitations),持續超過半年 (6個月) 甚至更久。

音樂支持療法可增進中風病人上肢功能
有研究指出音樂支持療法 (Music-supported therapy, MST),以彈鋼琴為例,可增進中風病人上肢功能,包括手部靈巧度 (dexterity)、手指動作協調 (coordination)、以及上肢的功能性使用 (functional use)。參與者經評估具備一些上肢動作分離能力,並能跟隨簡單的指令。也具有正常的矯正視力、沒有視野及半側忽略的問題、以及正常認知能力。

研究設計 : 難易度、速度漸增,可居家練習
研究者使用電子鍵盤,並利用MIDI軟體在電腦螢幕上呈現視覺刺激,指示參與者跟著刺激的位置 (音符) 和速度 (拍子) 用患側手 (包含所有5指) 彈奏。難易度由簡單的連續音符彈奏,到中度的非連續手指彈奏 (3、4、5度音程),到複雜的和弦彈奏 (即2指同時彈奏)。而速度則由每分鐘30下漸增到每分鐘60下。參與者也被安排使用一種捲起可彎曲的鋼琴進行居家練習。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參與者皆沒有音樂相關經驗,表示人人只要有興趣皆可嘗試。

有樂趣、具社交價值的休閒活動
除可增進音符正確性 (note accuracy) 和時間準確性 (timing accuracy),以及前述所提包括精細與粗大動作等的上肢功能,彈鋼琴本身屬於有樂趣、具社交價值的休閒活動,而且參與者也顯示高度動機,因此能超越一般復健時間框架,是個值得推薦的另類上肢復健活動。
圖片關鍵字搜尋 : Synthesia, Hand Roll Piano 61 K

中風復健|肩關節疼痛預防

文 : 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肩關節是由肩胛骨的肩窩,連接上臂的肱骨頭,以軟組織,如韌帶,加上周邊肌肉的肌腱所包覆。肩關節可以做出各方向的動作,包括前 (上) 舉 (flexion)、後伸 (extension)、外展 (abduction)、內收 (adduction)、水平外展 (horizontal abd.)、水平內收 (horizontal add.)……等,還包括許多混合動作,例如將手背背後即是後伸加內收的動作。

肩關節僅靠韌帶和肌腱連接

因為肩關節要做出如此大角度的動作,所以包覆性不能太緊密。如前所述,因其僅靠韌帶和肌腱連接,所以,正常人在運動前必須做好熱身,才不會造成肩關節受傷,而中風後肩部肌肉無力更要注意。

初期無動作階段著重被動關節運動

中風患者上肢動作依布氏動作恢復分期 (Br. stages),第 I 期、第 II 期皆是患側無動作階段,此 2 期嚴禁在坐姿或站姿下,自己將患側上肢高舉過頭或至耳邊。只能由照顧者執行被動關節運動,或者在躺姿下進行。

患側肩部無力,請勿甩手、拉單槓

在患側肩部肌肉無力,特別是肌肉力量評估 3 分以下,請勿進行甩手、拉單槓的動作,以避免軟組織或肌肉拉傷。布氏動作恢復分期 III (開始有動作出現) 以上,可以加入 “聳肩練習" ,健側患側同時聳肩,再慢慢放鬆,強化肩部側邊肌肉力量,連帶可以改善脫肩的情形。

遵從治療師指導與建議

造成肩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雖然大部分原因不明,但是也有部分是因軟組織或肌腱受傷,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在進行上肢職能或物理治療時,必須遵從治療師的指導與建議,預防肩關節疼痛的產生。

FB社團:職能治療健康促進實務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9285981170757/

中風復健|107年病友會

文: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每年到了元宵節,我最期待的不是燈會,而是筆者醫院(下稱本院)復健部與社工室合辦,一年一度的腦中風病友會(風采俱樂部)。

風采俱樂部

腦中風(腦血管疾病)雖位居105年十大死因的第四位,但因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腦中風倖存者也不在少數。腦中風造成之後遺症需要藉著復健治療,包括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等,期待能獲得功能和生活獨立的目標。此外,我們也了解到當一個人中風後,是一個家庭的變故與負擔,需要支持與鼓勵。因此,多年前開始,本院復健部主任便邀請社工室與職能治療師合作舉辦病友會,邀請患者、家屬與照顧者參加,並且命名為『風采俱樂部』,期待大家在病友會互相交流、鼓勵,透過職能治療師帶的活動彼此認識,藉著醫師、治療師、營養師、或社工的講座吸收照護新知。

狗年旺旺迎新春

今 (107) 年的病友會,以職能治療師帶領大家寫下新年新希望開場,接著院長和醫療部主任溫馨的致詞,復健部主任醫師講解復健科患者常碰到的疼痛問題與治療方法,最後按往例以聚餐圓滿結束。

中風復健|與患側對話

文: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一位中風患者的貼文『我與患側對話……』,身為職能治療師,很有共鳴!

與患側對話?

腦中風,乃是因為腦部出血、梗塞、或栓塞,造成腦神經損傷並產生一些後遺症。(所謂的患側,就是與腦損傷位置相對的肢體,例如,左腦損傷的患側是右側肢體。)因此,當腦中風後,對側肢體可能從無張力、無動作、到有張力、有動作。其中,無動作階段對於多數患者而言,也許是很漫長的,包括有張力無動作階段。然而,受損的腦神經細胞雖然因為死亡,沒辦法復原,但是,在死亡細胞的附近有的細胞是尚未活化的,若是透過不斷地刺激,如進行復健,則有可能會被活化以產生新的神經連結,讓本來不會動的肢體開始有動作。這就是復健治療的目的。

為何可『對話』?

我們的心可以與腦對話。研究發現,運動員在受傷或術後待復原階段,透過心像練習,雖然沒有實際參與訓練,仍然可以像實際運動一樣,偵測到相同的生理反應。透過心像練習,運動員才不至於會因為無法訓練而生疏技巧、荒廢體能和耐力。

如何『與患側對話』?

與患側對話,簡而言之,就是和患側腦說話,和它說「趕快醒醒,別再睡了!」,讓未活化的腦細胞活化起來,支配肢體動作或感覺。各位患者朋友,要常常和腦及患側說話。患側還不會動的,可以像教小孩一樣,用好手帶著患側手做動作,邊做邊說明。患側有動作了,要鼓勵它,好還要更好。患側張力強,要一邊做拉筋,一邊安撫它「放鬆,放鬆」。

中風復健|與患側對話 @許世昌職能治療師

FB社團:職能治療健康促進實務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9285981170757/

職能治療簡介

文: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職能治療係使用有目的的活動 (purposeful activities) 職能活動(occupations,意指對人生活具有意義的活動)作為治療性活動 (therapeutic activities),達成個案在身心靈功能及生活上之獨立。

職能治療簡介(何謂職能)@許世昌職能治療師

FB社團:職能治療健康促進實務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928598117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