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復健|幾個有關肩膀的訓練活動建議

文: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有關甩手,許多治療師都不建議中風個案去做或嘗試。筆者也在社團或文章中解釋過,就不再贅述。

以下簡單介紹一些除了甩手以外的肩膀訓練(含暖身)活動。

  1. 被動關節運動
    主要由照顧者進行,針對肩關節前屈-後伸、側舉、水平內收-外展、旋轉……等動作,每次每個方向做10~15下,速度要慢,太快會誘發張力升高。
  2. 撐手
    最常用的方式是手肘伸直,手腕伸直約90°,手掌及手指平貼床面,四指指間朝向側面或側後方,虎口打開。撐手時間每次約20分鐘。休息時肌肉張力越強越要進行。
  3. 平舉–以舉棍為例
    手肘伸直能力尚可的,使用患側手或雙手握住棍棒或枴杖、雨傘等,訓練抬高整隻手臂。若是初期肩膀無力,則只要試著抬離桌面即可。
    若手肘因無力而難以伸直,可穿戴 gaiter 幫助手肘伸直。
  4. 侷限誘發動作訓練
    若肩膀出現主動動作,可嘗試侷限健側(好手),使用患側進行訓練。誘發患側出現更多主動動作。
4.

以上簡單介紹四種暖身或訓練方式供大家參考。記住!別再堅持要甩手了!!!

廣告

治療技術|減痙攣活動 (含拉筋)

文:許世昌 職能治療師

上 (下) 肢因腦中風 (CVA) 或脊髓損傷 (SCI) 後,可能造成半側肢體、上 (下) 肢、或四肢異常張力 (abnormal muscle tone) 。若是初期低張階段,被動關節運動 (PROM ex.) 是其重點 [見前文《被動關節運動》]。

減痙攣活動時機與目的

針對上肢而言,一旦開始出現張力變強的情況,職能治療師會加入減痙攣活動 (Spasticity reduction motion),包括拉筋 (Stretch) 在內。透過減痙攣活動,可以令上 (下) 肢暫時放鬆,以利執行促進技術或主動運動。其中,『拉筋』就像被動關節運動一樣,可以由治療師、照顧者、甚至患者自己執行。

上肢拉筋原則、注意事項、以及步驟

以下將介紹拉筋的原則、注意事項、以及上肢拉筋的步驟。

1. 在拉筋之前,建議先做單一關節的被動關節運動。

2. 與被動關節運動相反,拉筋的順序是由手指到手腕、手肘、最後到肩膀。

3. 上肢的痙攣 (攣縮) 方向,大多是彎曲 (flexion) 方向。所以在拉筋時,要往伸直 (extension) 的方向拉。

4. 拉筋時,和被動關節運動一樣動作要慢,若是快動作會引起牽張反射 (stretch reflex),可能使張力變得更強。

5. 上肢拉筋步驟:

1) 將手指扳開伸直、大拇指沿掌面外展、掌面朝上 (A—自己做) 或朝內 (B—他人協助)。

2) 另一手握住手指 (注意不能握掌心),將手背向下 (A) 或向外 (B) 扳,使手腕伸直。

3) 手指伸直,手腕伸直,然後手肘伸直 (A 與 B)。

4) 針對B,承 3),加上肩膀外展或微向後伸直。

5) 針對A,肩膀較不容易拉到筋,可以利用牆面或床面『撐手』達到目的。

總而言之,做好『拉筋』的動作,除了可使上 (下) 肢暫時放鬆,還可預防未來產生關節攣縮,和被動關節運動一樣是臨床上基本且重要的技術。

手肘自我協助關節運動+拉筋技術 @許世昌職能治療師

FB社團:職能治療健康促進實務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9285981170757/